关于以太坊白皮书以太坊白皮书思路是非常清晰的,只是专业性太强,很多编程代码读起来比较烧脑,整体框架由16部分组成:
1.简介
2.区块链
3.约定
4.块、状态和交易
5.燃料和支付
6.交易执行
7.合约创建
8.消息调用
9.执行模型
10.区块树到区块链
11.区块定稿
12.执行合约
13.未来方向
14.结论
15.致谢
16.可用性
整个白皮书全文长达14页,我就不一一的去按照他的框架来解析了,今天我用我自己的思路来写一份报告,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第一.以太坊诞生背景
第二.以太坊是什么
第三.以太坊与比特币
第四.以太坊项目进展
第五.总结
以太坊的诞生背景以太坊的创始人是俄罗斯的天才少年Vitalik Buterin,在创建以太坊之前他是比特社区的活跃用户和文章供稿者,因为他对比特币独特而专业的视角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曾经在社区里面因为比特币的改进建议给本聪大叔有个不愉快的争吵,所以后来就有了自己单干的想法,人间常说鸟儿翅膀硬了都会飞的,Vitalik Buterin也不例外,他拥有强大的社区爱好者资源,并对比特币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都有自己的一套详细见解,为什么不自己创建一个系统呢?于是在2013年年末发布了以太坊白皮书,在白皮书中简单,驱动他来做这件事情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
促成不信任对方的个体之间的交易
这里的不信任可能主要是因为地理分离、信息不对称、不情愿、不方便、或现有法律系统的腐败等,基于此想法,于是Vitalik Buterin就想用一个丰富且清晰的语言去实现一个状态系统,期望可自动被执行,他可以为大家提供这样一种实现方式的系统,比如:
审判的廉洁
交易透明化
如果说比特币是极客们的理想实验,那么本聪大叔就是在孤单上建了一个理想国,那么以太坊就是一块新大陆,只要符合当地政府的政策法规,任何人都可以在这片土地上构建自己的高楼大厦,一开始的时候这块土地上什么都没有,只是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勾画的草图,但是现在已经有很多高楼大厦正在施工,所有在这块土地上的交易和信息数据,全部都是公正廉洁,数据透明化,不存在政府去干涉数据或者篡改等问题,真正做到不信任的对方可以轻松达成交易。
所以如果我们把比特币定位于应用,那么以太坊则定位于一个平台或者系统
以太坊是什么以太坊是一个运行智能合约的去中心化平台,平台上的运用按照程序设定运行,不存在停机、审查、欺诈、第三方人为干预的可能,智能合约开发者可以使用官方提供的模块进行开发以太坊区块链协议的应用。
1.以太坊相对于比特币升级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看以太坊在比特币的基础之上做了哪些升级和改造,从目前我看到的来说,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升级:
1.完善脚本系统并实现了图灵完备
2.平衡项目实现更加精细化项目控制
3.底层协议简单易操作人人可学会
2.以太坊区块链的特点作为一个在比特币系统之上升级完善的系统,任何人都可以在他的系统里面开发或者发行自己的代币,并且操作起来都是模块化的东西非常简单,就像小孩玩的拼魔方游戏一样简单,根据自己的想象拼凑出一个适合自己的运用。可以把它想象成修房子,这些房子全都是模块化的机构组成,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样对于修楼盘来说就是一件轻松的事了,人人都可以参与,周期又很快,妈妈再也不用让我去考建筑施工证了,搬砖多累啊。这样的系统主要包括如下特点:
1.单独为智能合约制定编程语言
2.系统使用内存较高的哈希函数,解决了算力矿机耗费资源的问题
3.uncle块激励机制:降低了矿池中心化优势,提升了区块出块时间
4.引入了Gas燃料机制,避免了市场行情动荡给系统开发带了影响
5.为智能合约还专门设计了虚拟机EVM
以太坊的核心技术以太坊在技术实施板块主要是引入了智能合约和与之相配合的虚拟机,所谓智能合约就是任何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有资产或者抵押品的个人都可以在系统内编写他们的交易协议,由代码和密码学组成的协议需要虚拟机的配合才能够完美的执行任何语言的语言协议。所以虚拟机的主要任务是执行智能合约的字节码,相当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审判机构,审判机构根据事后双方达成的共识去执行,与传统的智能合约相比,虚拟机的效率已经高出了很多个量级别。
以太坊的技术架构Vitalik Buterin要想实现他的想法,必须要基于区块链技术来设计他的项目模型,真正通过一个模型去解决所有的需求,白皮书上告诉我们,以太坊的区块链主要有六层组成:
数据层:分布式数据
网络层: P2P网络
共识层:获取新币
激励层:挖矿
合约层:虚拟机和智能合约
应用层:各类Dapp
以太坊的技术架构